“多元调解+速裁” 让公正跑出“加速度”
某农业科技企业因经营困难未按时支付土地承包费,75户村民纷纷起诉至法院索要滞纳金。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法院通过前移司法关口开展诉前调解工作,使矛盾双方就还款事宜达成协议,通过线上一站式司法确认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,有力促使企业按约给付了费用,村民诉求得以快速解决,两百多户村民因此放弃了诉讼念头,资金紧张的企业得以延缓周转。
为了减轻群众诉累,以更加高效、更低成本化解纠纷,密云法院着力加强“前端”建设,全面推进案件繁简分流、轻重分离、快慢分道,将北京高院“四个统一”要求落到实处。
2022年,密云法院通过“多元调解+速裁”结案10026件,用20%的法官解决全院72.74%的民事案件。前后端法官人均结案比达到9.2:1。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作用,委派调解成功率达63.09%,位居全市基层法院首位。在最高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建设质效评估中,连续两年位列全市法院第一。
(相关资料图)
★
精准服务
需求集成统筹司法供给
因对一起劳动争议法律政策把握不准,去年7月,密云区檀营地区办事处工作人员拨打12368诉源治理热线,提出普法需求。密云法院接到“订单”后,立即指派专门审理劳动争议纠纷的西田各庄法庭办理此“订单”。西田各庄法庭负责人朱成辉和同事一起上门,为办事处详细解读了涉劳动争议的法律政策。
群众所需,我之所往。密云法院立案庭不仅要高质量完成常规工作,更肩负着统筹全院“多元调解+速裁”工作的重任。前移关口化解矛盾,与各行业调解协会、人民调解协会对接,一揽子收集党委政府、基层组织、调解组织、涉诉群众等主体的纠纷联动化解需求,开展“靶向治理”。在负责诉前化解矛盾的同时,还负责对简单案件的快速审理,实现立案诉服、调解速裁、诉源治理、法庭指导一体管理集约集成,推动立案庭由“只挂号不看病”向“全科门诊”转变,实现资源最优整合。
2022年7月,密云法院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了12368“一号响应”诉源治理机制司法服务在各镇街的全覆盖。去年,密云法院共响应基层治理主体司法需求267个,同比增长89%,响应率、满意率均为100%。
据了解,密云法院立案庭还承担着指导四个人民法庭工作的职责。内外资源的统筹将所有解纷资源集中后按需对接,外部诉求单位得到了精准的诉讼服务,司法解纷效用发挥到了最大化。密云法院结合人民法院调解平台,推动进乡村、进社区、进网格“三进”工作,在密云区形成了立案庭总协调,四个法庭包片参与的双层基层治理响应体系。目前,密云全区20个镇街调解委员会全部进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,实现了区域内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的无缝衔接。除此之外,密云法院还积极拓展行业调解,与密云区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6家行业协会进行对接,协同化解专业性较强的纠纷。2022年,全区15%的劳动争议案件经行业协会调解化解于诉前。
委派调解
促成矛盾高效化解
在北京法院“多元调解+速裁”的机制下,密云法院与密云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建,特别邀请了32位人民调解员进驻法院参与诉前矛盾化解。为了确保这些调解员在化解矛盾过程中公正合法,密云法院将这些调解员分别编入11个“速裁团队”,由速裁法官对团队内调解员的调解工作,进行全流程法律指导和专业审核。
对于调解员调解成功的纠纷,及时出具调解书或者进行司法确认,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的效力。为了确保调解员队伍的公正纯洁,密云法院在邀请驻院调解员时,注重吸纳退休法律工作者、退休教师等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双过硬的人员。通过系统开展调解员法律知识培训,推行调解笔录模板、类案审查要素、串案审查内容三个“标准化”,让调解员在规范开展调解工作的同时,能够准确抓住调解要点,提升调解实效。2022年,密云法院诉前委派调解成功5330件,在民事结案中占比38.67%,为全市基层法院第二。6名调解员被市高院评为“十佳调解员”“优秀调解员”。2021以来,密云法院速裁团队的法官和调解员们共计收到当事人赠送的锦旗34面,感谢信3封。
调判衔接
让案件流转更快速
2021年4月,密云区教委向法院求助,反映某教育培训机构收取培训费后“人去楼空”,希望法院给予帮助。
密云法院立案庭庭长王雪带领同事迅速反应,经调查了解到该培训机构因资金困难停止营业,拖欠了家长们几十万元培训费。
“这起纠纷牵涉人数比较多,若不能及时化解,矛盾会不断升级。我们认为要能动司法,主动将司法关口前移。”
王雪在进一步调查中发现,该培训机构除在密云有营业点外,在全市各区还有5家营业点。经过多方努力,王雪找到了培训机构的法人代表,并会同区教委工作人员为培训机构和家长做起调解工作。
最终,该培训机构与44名已缴费家长签署调解协议,约定全款退还剩余培训费。为了给这份来之不易的调解协议上一道“保护锁”,密云法院通过司法确认赋予了协议强制执行效力,维护了家长们的合法权益。对另外几位没有与培训机构达成调解协议家长提出的诉求,密云法院快速开庭审理裁判,让他们的权益一样得到了及时维护。
“诉前调解一定是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的基础上开展的。”密云法院将案件的诉前调解期限严格控制在30天之内,双方同意继续调解的,总共也不超过45天,对没有调解可能的,按照规定及时审理。“能调则调、当判则判。” 在这样的理念下,密云法院2022年诉前调解案件平均审理时长仅为15.56天,在全市法院排名第二。速裁案件平均审理时长连续两年为全市基层法院最短。
线上通办
打通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
“法官,他要不按时给我们钱咋办?我还需要起诉吗?”视频那端,在距离密云区法院60公里外的高岭镇司法所里,才和包工头签完调解协议的李某不放心地问着视频里的法官。
“他要不按时给钱,直接来法院申请强制执行,不需要再起诉了!”视频这端,密云法院的速裁法官王宁给出了肯定的答复。
在成功调解15个农民工索要工资的纠纷后,时任高岭镇司法所所长董肖勇联系密云法院立案庭,对调解协议及时进行了线上司法确认。
调诉裁判、尽在指尖。密云法院结合辖区山区面积广、乡村路途远的现状,积极推广“指尖诉讼”,通过制作“诉讼服务在身边”小视频等方式,手把手教辖区群众使用线上立案、网上调解等便民系统。2022年,密云法院网上立案率45%,音视频在线调解纠纷占比32.61%。
为了更好的服务辖区群众,密云法院将司法改革的成果与辖区实际紧密结合,将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搬到了互联网上。联合区司法局、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探索出了“线上一站式司法确认”机制,对经镇村人民调解成功的符合法定调解的协议,出具线上司法确认书,及时固化调解成果,避免衍生案件。
2022年,密云法院线上审核司法确认案件1389件,司法确认率100%。在线司法确认使用率99.29%,居北京市基层法院首位。日前,这项机制获评北京法院第三届司法改革“微创新”最佳示范案例。
依托北京法院“多元调解+速裁”工作机制,密云法院重组优化诉讼格局和审判资源,既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便捷高效、低成本多途径的纠纷解决渠道,也为破解案多人少矛盾,促进审判质效提升提供了方向和路径,把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发展思想落到了实处,将公平与效率真正落实到执法办案中来,最终让老百姓得到“多、快、好、省”的实惠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