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爆单”频现,申城花市何以红火_天天快播
位于威海路862号的古董花店格调优雅,氛围怡人,古董和鲜花的混搭别有一番韵味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订单来得又急又密。
静安区富民新邨弄堂深处,花艺工作室地板上散落着花瓣、枝丫、扎花绸带、包装纸……小店忙到半夜才打烊。20平方米的屋子里,店主蒋甜捧着369元的玫瑰花束来回穿梭,对着微信那头的客户、门口催促的闪送快递员重复着:“马上。”
春节以来,类似的“爆单”场景不难在申城诸多花卉小店复刻:某电商平台近日数据显示,上海鲜花团购预订销量比去年增长806%。供应链上,花卉零售、批发市场同样留下亮眼的交易量——“一个月内的年宵花销售额将近1亿元,好几处商铺卖空了几轮。”上海虹桥花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波说。
沪上花市何以红火?从消费端观察,业内人士指出,花卉正成为“流通礼品”,尤其在上海,市民爱花懂花的程度决定了不容小觑的市场基数。此外,催火沪上花市的还有日益成熟的产业规模、花卉商铺的集聚效应等。若聚焦到花商感受度,记者在探访中还寻到一种共识:稳定的营商环境。
“花卉产业未来的增长点仍在终端市场,全国范围看,目前市场开发程度未及1%。”中荷现代园艺中心运营方、上海阿斯米尔园艺董事长姜泳提出,挖掘市场潜能的抓手在于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软硬件水平,比如在硬件层面规范改善花商对鲜花的储存条件,在软件方面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等。
营商环境提升,商户更安心
花艺工作室里,蒋甜掰下“大头白”玫瑰的保护瓣,品评花苞成色,“鲜花货源就像‘开盲盒’,质量有参差、价格常波动”。
眼下,她的主要货源渠道是市区各花卉零售批发市场。原因之一在于,大部分零批市场商铺由于规模不大,品类覆盖率受限。市中心花艺店通常以花卉品种、颜色搭配为卖点,有时候在选择范围上比较被动。
适当的规模化更易于规范化。花卉行业有一种趋势:颇具口碑和气候的花商多会考虑“落地”青浦区的虹桥花谷。这是市级重点花卉产业项目,正打造成兼具花卉一站式集采交易、园艺景观设计施工、都市园艺生活沉浸式体验等功能的长三角区域花卉产业园。
花商董秀亮以中高端盆栽为主营业务,在虹桥花谷有一处占地面积逾900平方米的商铺。他直言“相中”政府在土地方面的支持,“小规模花卉市场常有诸多不确定性。就经营而言,我们从生产地买来的大部分花卉、盆景绿植,后期还需大棚养护栽种做造型,虹桥花谷给予花卉产业发展所需的资源供给、政策支持,运营公司在大棚使用安全方面规范负责,商户觉得很安心。”这种稳定反哺了他的经营:五针松、雀舌黄杨、石斛兰、海棠、榕树、鸟巢蕨……畅销品类不胜枚举。
花商喻远和去年入驻花谷主营蝴蝶兰,覆盖六七十个品种。他的生产基地相距花谷十余公里,“交通便利,长三角的客户过来很方便。地理位置决定客流稳定。”春节期间,他和团队“鏖战”五六个通宵售卖蝴蝶兰,常常售罄。
深耕观察行业20余年,徐波认为花卉产业要做大做强,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是抓手,“公司同政府签了20年的土地使用权,商户就相对有安全感。对于一些发展较好,能够产生更多税收期待的商户,虹桥花谷的支持是有力背书。今后要聚焦更稳定的土地政策、更合理的布局、更完善的硬件,结合乡村振兴把有限的规模盘出最大利用效果。”
系统规划布局,促产业发展
花市很“卷”——尽管市场回暖,花商提振信心之余,也感受到赛道的拥挤。
杨浦公园花卉市场运营方,上海金洪煜花卉市场管理负责人马洪根告诉记者,商户的赢利点主要在花卉租赁租摆,“我们的市场是辐射周边居民区需求,但真正来市场看花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。”
消费者去哪儿了?姜泳认为:“有能力买花的消费者连1%都还没开垦出来。但对市场的进一步挖掘同产业的发展相辅相成。国外比较高效的花卉、园艺产业都是系统工程,从育种、生产、物流、推广到销售,需要政府层面助力规划布局。”
她认为,上海的花卉市场有较大消费基础,但仍有培育空间,“如国外会有一些固定的公共宣传活动推广科普,慢慢形成对花卉的消费习惯。此外,政府可以关注对花卉育种的投入,对物流市场渠道进行整合以促进产业的成熟和发展。”
营商环境同样是促产挖潜的抓手,“以鲜花为例,花卉市场的储存条件参差不齐,这对鲜花品质有很大折损,所以硬件上应加大冷库建设。软件方面,可以考虑效仿一些国家为相关职业从业者出具证书的做法,以专业为导向提升专业人才建设。”姜泳说。
值得一提的是,徐波介绍,虹桥花谷二期工程中针对鲜花交易市场,正新建近5000平方米冷链保鲜库和多家物流公司储备。
申城花市,未来可期!
作者:苏展
编辑:范家乐
摄影:袁婧
*文汇独家稿件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